2022年5月29日进城记

时间:2022年5月28日

地点:杭州●西湖

人物:自己

天气:阵雨转多云

景点:潘天寿纪念馆、西湖博物馆、音乐喷泉至流浪闻莺段环湖绿道(约2公里)

交通:地铁5号线转地铁1号线

住宿:无

从杭州西郊的老余杭要去所谓的杭州城(西湖附近)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是:从地铁5号线头一站(金星)乘坐到打铁关站,然后转地铁1号线至龙翔桥站,全程需要1个小时。这还没有计算从住处前往地铁站点的时间。所以,我平时很少去城里,更别提让我独自一人前往啦。

前几天,电子笔和耳机出了点问题,需要去一趟西湖旁边的售后进行检修。加上之前都是结伴来西湖,风景是大家的共同爱好,但是艺术不一定是,所以也就没有好好逛过西湖旁边的美术馆、博物馆什么的。于是,愉快的决定了这次进城之行。

中午1点到店里,已经过了预约的售后检修时间。工作人员让我重新预约一下。今天预约的人特别多,我能排到的最近时间是在下午5点,离现在还有四个小时。于是,我想着先去逛几个“馆”儿,时间应该正好。

潘天寿纪念馆

今天出门忘记带伞,天空下着小雨。抬眼望去就是西湖,烟雨朦胧,别有一番意境。我没沿着湖岸走,而是在地图上查到并导航去最近的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。到达目的地附近,满眼望去没找到美术馆,却看到一处类似农家庭院的建筑,不高的门庐边一块铜牌红底的写着潘天寿纪念馆。进馆后,我才知道潘天寿就是“中国画四大家”之一(其他三位:齐白石、黄宾虹、吴昌硕)。大画家,我只熟悉齐白石和黄宾虹,就这还得归功于我们的教材。

下图是纪念馆一楼入口处的对潘天寿与故居的介绍:

image-20220529234738595

潘天寿纪念馆一楼和二楼展览了潘天寿的画作,也从这里详细了解了用手指作画这种方式。自古就有书画不分家一说,会作画的,一般书法都比较好,当然这个结论在当代是要打个折扣。最近刚听完林语堂的《苏东坡传》,北宋仁宗、英宗、神宗时期的著名书法家都是同时具有很高的书法与绘画成就。

每幅画旁边都有一幅对该画的解构说明。对画的解构有益于后来者学习技术,但是不益于作品本身。有时候,我们的一个“妙”、“好”、“赞”字背后的体验感是无穷尽的,而条理清楚的哪儿妙、哪儿好、哪儿赞反而将作品囿于高墙之内了。

里面很多画,好看的忘记拍照了。只有下面这两幅,欣赏欣赏:

image-20220529234818035 image-20220529234836413

馆内有介绍潘天寿论艺术的摘句,供自己时常学习,故引出如下:

IMG_4543

西湖博物馆

从潘天寿纪念馆出来后,继续找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。这次仔细的跟着手机导航一步一步挪,到了一个不像美术馆的门口,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问了保安大哥。保安大哥的回答又好气,又好笑,他回答到:你没看到在施工吗,你要进来干活吗?笑死,我是来欣赏艺术的,要干活还要跑这里来么?晕菜!

说实话,西湖边上的各种馆、古建筑太过密集了。当我作罢想返回苹果售后点时,打开地图发现100米处就是西湖博物馆。看一下时间,才3点,还有将近两个小时,不去白不去。哈哈,西湖周围的这些美术馆、博物馆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。

image-20220529161102479

这几个大字后面就是西湖博物馆了,而这块石头前面有一几个小孩在画画,旁边有几个像他们妈妈的人跟着,后来一问是画室的老师带着小孩们出来上课。

西湖博物馆大厅里是一个缩小版的西湖沙盘模型:

image-20220529235009382

展厅里介绍了西湖的历史,从唐代的白居易到宋朝的苏东坡和范仲淹,这些人都是直接与西湖相关的。然后,就是眠于西湖边的西湖三杰:岳飞、于谦、张苍水。里面还有介绍西湖的文化对朝鲜与日本文人精神和园林艺术的影响。

馆内还展示了西湖的动植物,从晚古生代的苔藓虫到第四世纪的牡蛎,再到更新民的水牛、野猪、中国犀、东方剑齿象等动物的牙齿化石。

下图是馆中的蝴蝶标本:

image-20220529235039370

还有各种虫子的标本,从西湖中捞出的历朝历代的铜钱(看来西湖底下真有宝贝哦)。

image-20220529235129371

image-20220529235148468

音乐喷泉至流浪闻莺段环湖绿道

从西湖博物馆出来,时间到了四点多,该去售后点了。雨停了,我沿着西湖岸边往那售后点方向走。今天人还是挺多的,一路上有好看的人、有意思的事、好看的花草。例如,在接近音乐喷泉的岸边,有妈妈带着小男孩蹲着看湖中的野鸭子,湖中的鸭妈妈也带着小鸭子在近岸湖面游来游去。

IMG_4610

还有一只很逗的青蛙,在荷叶上思考人生。

IMG_4613

西湖及其周边的生态是真的好,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。松鼠会与游客保持较近的距离,野鸭子也不怕人。都那么妙、好、赞!

有时候一个人出去走走也挺不错的,小小记录一下这次进城之行。

------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